國文...郁達夫散文集:江南的冬景~




立即點擊


求~1.郁達夫對中國文學的貢獻?2.他有何其它的作品?3.江南的冬景~這篇文章有何特色?4.郁達夫寫景的時候~細膩及深刻之處為何?5.江南的冬景~在此篇文章中屢次引用唐詩等典故~其方式是否能增加文章的可看性?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呢.......





郁文(1896年12月7日-1945年9月17日),字達夫,浙江富陽人,中國近代小說家、詩人。 早年 7歲時,在私塾受教育。 1913年赴日本留學。1919年11月入東京帝國大學經濟學部。1922年,畢業回國。 他雖然修讀的是經濟,但文學活動不絕,在留學期間閱讀了不少外國作品。1921年,與郭沫若、成仿吾、張資平、鄭伯奇組織文學團體「創造社」。 郁達夫在二十多歲時患了肺結核。 教學 1923年:北京大學講師,講授《統計學》 1924年:國立武昌師範大學教授 1926年:廣州大學文學院 1927年,編輯《洪水》雜誌。後來中國共產黨起義連連,他逃到日本。 抗戰 抗日戰爭前他又到了福建。之後與郭沫若同住武漢,並成為政治部設計委員。後來先後到湖南常德、福州。後來決定帶妻王映霞、次子郁飛遠赴南洋。 1938年冬,新加坡《星洲日報》聘郁達夫南來主編《星洲日報》文藝副刊《晨星》、《星洲晚報》文藝副刊《繁星》和《星光畫報》文藝版。郁達夫還熱心文化藝術事業,曾和當時旅居新加坡的畫家徐悲鴻、劉海粟,音樂家任光經常來往。郁達夫在星洲日報前後三年,共發表400多篇抗日政論。 1940年郁達夫成為新加坡南洋學會創建人之一。 1942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,任「星華文化界戰時工作團」團長和華僑抗敵動員委員會執行委員,組織「星洲華僑義勇軍」抗日。新加坡失守,郁達夫避難至蘇門答臘。 暗殺 1942年6月初郁達夫逃至蘇門答臘西部市鎮巴爺公務,化名趙廉,居於當地華僑蔡承達的房屋,並在當地人協助之下開設酒廠維生。 附近地區的日本憲兵隊得悉趙廉是當地唯一懂日語的華僑,強逼他為翻譯。郁達夫不收日軍薪金。 1944年,日軍已發現他的真正身分。至日本投降後約一個月的9月17日為了毀滅日軍暴行的證據,日軍暗地裏殺了他,埋在丹戎革岱。 小說 郁達夫的小說帶有浪漫主義、寫實主義和現代主義色彩。 《沉淪》是郁達夫早期的短篇小說,亦是他最有名的作品,當初出版時震撼了當時的文壇。他講述了一個日本留學生的性苦悶以及對國家懦弱的悲哀。該小說以郁達夫自身為藍本。 日記文學 郁達夫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在世時就已出版日記的作家,作品包括 日記九種 蕪城日記 回程日記 滄州日記 水明樓日記 梅雨日記 秋霖日記 鼕餘日記 郁達夫自1911年起便作舊體詩,亦有多番投稿。 郁達夫亦寫遊記、散文、政論、文學評論。郁達夫精通英、德、日三種外語,故亦有翻譯作品。 家庭 郁達夫跟王映霞的合照1917年8月28日,奉母命與孫荃(1897年10月16日-1978年3年29日,原名孫蘭坡,小字潛媞,浙江富陽人。大約在1917年10月16日之後,改名孫荃,字蘭坡。郁達夫有七言絕句題為《為某改字曰蘭坡名曰荃》)訂婚,之後郁達夫前往日本留學。1920年正式結婚。1927年1月14日,他認識了下一位妻子-杭州人王映霞(1908年1月25日-2000年2月5日,本姓金,小名金鎖,學名金寶琴,大約在13歲時過繼給外祖父做孫女,改名王旭,號映霞,後來以映霞為名)。不足半年後的6月5日,郁王兩人訂婚,孫荃和郁達夫分居。大約在翌年的3月中旬在上海結婚。 1938年7月4日,王映霞出走,郁達夫找到情書三封,證明她早已和浙江省官員許紹棣私通。 郁達夫曾作詞《賀新郎》一首: 憂患餘生矣,縱齊傾錢塘潮水,奇羞難洗。欲返江東無面目,曳尾塗中當死。恥說與,衝門墻茨。親見桑中遺芍藥,假作痴聾耳。姑忍辱,毋多事。匈奴未滅家何恃?且由他,鶯鶯燕燕,私歡彌子。留取吳鉤拚大敵,寶劍豈能輕試?殲小醜,自然容易。別有戴天仇恨在,國倘亡,妻妾寧非妓?先逐寇,再驅雉。 忍辱負重,以國家為要,足見其氣度和愛國之心。郁達夫在《毀家詩紀》詳細記載了此事。 現在杭州仍保留有郁達夫故居,地址在杭州大學路場官弄63號,是1933年4月郁達夫為暫避國民黨的政治迫害,從上海舉家移居杭州時購置的寓所。 郁達夫與王映霞育有四子一女:飛(小名陽春,1928年-)、靜子(1929年11月-1931年?)、雲(小名殿春,1931年3月17日-)、亮(小名耀春,1933年5月-1934年?)、荀(小名建春,1936年9月?-)。








以上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家,如有侵犯請留言告知


https://tw.answers.yahoo.com/question/index?qid=20061225000016KK02168

6972F57E1EC16BB7
arrow
arrow

    國外大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